老子校釋 全集最新列表 朱謙之 全文免費閲讀 謙之案和王弼和王本

時間:2017-09-22 01:27 /衍生同人 / 編輯:廣東
主角是王本,王弼,謙之案的小説叫老子校釋,是作者朱謙之所編寫的歷史、古典、武俠小説,內容主要講述:執大象,天下往。 謙之案:傅、範本象下有者字。御注象作。案象借為像,易繫辭:見乃謂之象。大象即大像也。成玄英疏大象,猶大R...

老子校釋

小説朝代: 古代

閲讀指數:10分

所屬頻道:女頻

《老子校釋》在線閲讀

《老子校釋》第36章

執大象,天下往。

謙之案:傅、範本象下有者字。御注象作。案象借為像,易繫辭:見乃謂之象。大象即大像也。成玄英疏大象,猶大之法象,是也。

往而不害,安平太。

嚴可均曰:平太,御注、大典作平泰。

謙之案:傅、範本、遂州本、邢玄、慶陽、磻溪、樓正均作泰,諸河、王本作太,藏王本作大,泰、太古通。依舊説:安,靜也。釋名釋言語:安,晏也。晏晏然和樂無動懼也。平者安之至,泰者平之至,安平太為並列語。王引之經傳釋詞持異議,謂:安猶於是也,乃也,則也。老子曰:往而不害,安平太。言往而不害,乃得平泰也。

樂與餌,過客止。出言,淡無味,

嚴可均曰:出言,御注、河上、王弼作之出,傅奕作之出言。下視、聽、用三句各本皆有之字。淡無味,各本淡下有乎其二字。

羅振玉曰:敦煌本作言,淡作惔,無乎其二字。

謙之案:王羲之本、範本亦作言。範曰:出言,王弼同古本。是王本亦作出言。東條一堂曰:之出,古本、碑本並作言。弘按此注及二十三章注,俱作出言。釋文出尺類反。而稽之,王本經文本作出言明矣。其作者,蓋缺上畫也。何晏景福殿賦注引亦作出言。

陶鴻慶曰:傅奕本出作出言。據王注言:之出言,淡然無味。而二十三章希言自然,亦云:下章言之出言,淡兮其無味也。似所見本與傅奕同也。豈言字闕壞為歟?

視不足見,聽不足聞,用不可既。

嚴可均曰:用不可既,御注、河上作用之不可既,王弼作用之不足既。

魏稼孫曰:視之不見,御注不上有之字,下句同。用不可既,按御注脱既字。

羅振玉曰:景龍本、敦煌本均無之字。

謙之案:景福、磻溪、樓正、室町與傅、範、趙孟頫、高翿諸本均有之字。又永樂大典王本作用之不足既,他王本足亦作可,傅、範、遂州、室町、中都四子亦作可,同此石。又案説文:既,小食也,從皂,旡聲。玉篇皂部:既,居毅切,小食也,又已也。羅運賢曰:用之不足既,案説文:既,小食也。上文謂樂餌可以止過客,而則異是。樂可聽,餌可視可食,而則不可視聽食也。故云:視之不足見,聽之不足聞,用之不足既。舊注訓既為盡,昧於古訓,故不能豈切也。(此亦古義之僅存也)楊樹達曰:樂與餌,謂喜與人飲食。樂音洛,非謂音樂。

【音韻】此章江氏韻讀:象、往韻(陽部),害、太韻(祭部,害,胡列反,太,他列反),餌、止韻(之部),味、見、既韻(脂、元韻)。謙之案:味、既,脂部,見,元部,此脂、元韻。鄧廷楨、奚侗:味、既韻。

江有誥曰:餌,仍吏切,按古有上聲,當與止部並收。老子仁德篇樂與餌,與止協。

右景龍碑本三十七字,敦煌本同,河上、王本四十三字,傅、範本四十四字。河上本題仁德第三十五,王本題三十五章,範本題執大象章第三十五。

...

(36 / 87)
老子校釋

老子校釋

作者:朱謙之 類型:衍生同人 完結: 否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